跳高高规则以及玩法
你的位置:跳高高规则以及玩法 > 新闻动态 > 由道生术,道是什么道,术又是什么术?
由道生术,道是什么道,术又是什么术?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0:04    点击次数:109

这两天讲了读书和社会的区别,有些读者有个疑问。

我已经工作了,而且是很基础的工作,在工作中不太能与人打到交道。

最多也就是和部门里面的人聊聊天,交流两句工作和日常。昨天讲的,人,在我这好像发挥不了什么作用。

大家都是干基础且重复性高的活,看似大家也没什么不同,为什么最后有些人能脱颖而出,当了领导?

区别到底在哪?

回答这个问题,又归到了一句老话:

有道无术,术尚可求。有术无道,止于术。

看似同样的行为,在发心的时候不一样,到达的目的地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即使都是做的同样的事情,关注道,还是关注术,看到的世界,是完全不同的。

以道求术尚可存,以术求术,终难成。

这句话常挂在嘴边,说来简单。却有太多的人,分不清道术,深陷其中。

道,就像万物发生的根,是一种世间发生的规律。

术,只是一种基于道,而延伸出的操作法则。

为何有道无术,术尚可求?

因为一切的术,都是由道这颗种子,生根,发芽,破土而出的枝和叶。

树枝可以往任意地方生长,花也可开在不同的位置,有不同的大小。但品种,是早已经确定的。

认得种子的人,还未发芽,就能知道这株花儿的样子。

有术无道,就像只识得一株花的样子,辛辛苦苦,记住了这株枝长在哪里,哪里有几朵花,哪里有几片叶。

看起来,极易被数不过来的花和叶迷了双眼,深深陷入其中。

这种人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模仿破土而出的部分上。便也只能在某个领域钻研。一旦花变了,平台换了,行业变了,那大部分经验又要从头开始。

这个年代,大部分技术性人才或许已够生活,但站在更长远的标准下,我认为还远远不够。

至少,作为我的读者,我不希望你们这辈子只能止于术。

止于术,看似不错,混到三四十,生活尚可,但永远也走不出社会这个框架,永远不能从棋子变成棋手。

三十五岁被辞职的大厂码农们,薪资拿的也不少,积累了十几年术,也逃不掉被替代的命运。

只有掌握道法,顺应世间规律的人,才能跳出社会的框架,活出自己的本心。

于社会属性,尊重规则,理解规则,到掌控规则。

于修身养性,顺应本心,顺应平衡,顺应自然。

顺其自然,不是盲目的顺应欲望,想干嘛就干嘛。

顺其自然的前提是了解什么才是自然,不识不明自然的规律,凭着感觉去瞎撞一通,结果都是人到四五十,还把生活,内心,都经营的一团糟。

看似有点小钱,似乎生活无忧。但自主权从来不在我们手上,这种情况是很难受的。

所谓自然,也并不是指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,而是指,事物本来的样子。

顺其自然,表示我们要顺应事物本来的样子去发展。饿了便吃,困了便睡,遵循身体的自然,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。

在社会之中,遵循利益的发展规律,遵循人性的发展规律,才能懂利益,识人心。才能干嘛,才能玩转社会规则。

这个过程,就需要躬身入局,亲自实践,才有机会探索到事物本身发展的道。

只有亲自动手挖了,才能看到那颗深埋土壤之下的种子。

这叫什么?这叫入世。

当你亲手挖遍了种子,当看到这株花,不用挖,便能知道它是什么种子,有什么习性的时候,方才算是掌握了规律。

古人讲人生的三重境界,第一重是,看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

讲的就是你只能看见土壤之上的那个花形。自以为看见了全貌,其实决定花的品种的种子,你不知道。

第二层是,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。

这个境界,就是你已经能发现了土壤之下的种子,发现了事物的关键所在。但因为你还不熟练,还在刨根问底,所以你没办法把种子和花联系起来。

你见的是花,心里想的是如何找到种子。

第三层境界,所谓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

花和种子的联系已经被你烂熟于心,看见一粒种子,你便知它会如何发枝,如何开花结果。

此时一眼望去,土壤上的土壤下的,可能还会发芽的,长成的,便都在你的眼中。

这就叫看山还是山。

说通俗点,就是一件事情,你不仅能看清它是如何发生的,还能判断它会如何发展。

你怎么知道?看多了,自然知道。

唯手熟尔,唯脑熟尔。

种子是因,花木是果,参悟了因果,便从尊重规律,到理解规律,变成了掌握规律。

当你能自成一片体系,不在单纯的遵循他人的规则,可以自己去构建一套规则时,

便也从棋盘上的棋子,变成了下棋的人。

这叫什么?这就是出世。

带着出世的心,做着入世的人。

便是顺其自然,便是从心所欲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使用手机会影响亲子互动,即使成年人不在线
下一篇:没有了

友情链接: